出色管理的實現有賴于建立完善的制度。制度是對企業運作各個環節的具體約定,是要求員工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,是管理在技術層面上的操作系統。
隨著市場的發展,顧客的需求呈多樣化趨勢,不再局限于物質,而是發展到更廣泛的服務層面。服務業對顧客需求的滿足,只有通過建立“規矩”,將常規問題制度化才能得到保證。同時,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對團體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對廣闊的市場,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,員工的生存必須依托于企業。企業的發展需要形成整體的服務意識和價值觀念。
但是員工對服務的認知和判斷各自不同。把員工的個人意識統一到服務業的服務理念中,把人體行為、個別服務上升為集體行為和統一服務,制度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前提。
制度的存在使員工有了共同的行為標準,它可以使管理變得簡單明晰,環節減少,質量提高,從而實現從感性管理到理性管理的轉變。
然而,盡管制度如此重要,但是很多企業和員工對他的認識仍然不夠。有的是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,企業在運作中出現無章可循的狀態,使管理出現混亂的局面;有的是已經建立了制度,但是員工在執行時存在抵觸情緒,故意違反制度,造成有章不循;有的是制度本身存在過時、僵化、繁冗等問題。由于可行性差,使制度的執行存在一定制度,出現有章可循的問題。凡此種種,都是企業在工作中需要努力克服的
1.無章可循
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章可循,否則就是一盤散沙。對于企業,這個道理更加重要。企業是濃縮社會,其中有分工不同的部門,有情況各異的員工,但是,企業的經營目標卻只有一個,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員工的個人意志就必須統一和服從于企業的集體意志,而這種統一是通過建立制度來完成的。
2.有章不循
制度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發展目標而制定的,所以它具有存在的客觀性,作為員工,必須遵守。
但是,在工作中有章不循的現象大量存在,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,一種是對制度不熟悉,不理解的情況下發生的無意違反,另一種是明知故犯。
禮儀的沖突是明知故犯的根源。由于制度的約束性、強制性和監督性等特點,要求其輻射范圍內的每個執行者都必須無條件接受,這必然會造成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、個人生活習慣與企業要求相矛盾。因此,員工常常感到壓抑,有人便通過故意違反制度來發泄心中的不滿。
員工對制度的抵觸心理雖然客觀存在,但是,執行制度卻是沒商量的。作為員工,既然依賴于企業,就要愛企業,就要促進企業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。只有這樣企業才有生命力,員工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才能實現。這一切都是和認真執行制度分不開的。
3,有章可循
通常情況下,制度是員工工作的得力工具,它可以為問題的處理提供明確的原則和方法。但是制度有時會因為存在漏洞和不足,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障礙,發生有章可循的情況
因為知道制度者的局限性,有些制度的主觀色彩過于濃重,缺乏客觀性,執行起來也達不到效果;有些制度在對某個程序進行規定時過于教條,忽略了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,導致可行性差;還有些制度盡管總體原則是正確的,但是某個局部的細節已經不再適應變化了的市場金額顧客,造成執行困難。
制度難以操作,結果必定是管理成本的增加。顧客覺得不方便,員工也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。因此,要對制度進行不斷地修改和完善。只有適合客觀實際的制度,才是企業需要的制度。當制度符合了這樣的要求,員工在接受的時候也就比較容易了。
|